本報記者 成野
少數廢氣排放量超標的車輛令路邊空氣污染惡化,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昨日公布,安裝在普通汽車上的「行駛車輛廢氣追蹤測試系統」,能夠在道路上快速識別這些車輛。整套設備包含凝結核微粒計數器、可攜式粉塵儀、便攜式黑碳儀、離子分子質譜儀、氣體分析儀器等污染物測量和分析設備,並配有攝錄鏡頭和衛星定位儀,協助車上人員監視路況和定位車輛。
項目研發人員、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寧治,介紹系統的設計初衷,是「擒賊先擒王,主動找出高污染的車輛」。與以往尾氣監測設備相比,車載系統移動靈活,全套設備均由電池驅動,可持續工作達八個小時,幫助研究人員主動出擊。
寧治將設備比做一所可以隨處移動的空氣監測站,既可追蹤各種類型的車輛,又能針對個別道路、油站、隧道等特殊地點調查污染狀況。通過於加油站「蹲點」,研究人員發現,在油泵拔出的五秒之內,油站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可增加一千倍。
一分鐘就有檢測結果
另外,設備還可辨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即煙霧的主要成因。煙霧不但降低道路能見度,更可導致心臟及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病情惡化。同時,維修不足的車輛會排放過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這套系統亦能夠判斷汽車排氣系統中的催化器工作狀況是否良好。研究人員採集廢氣後一至兩分鐘就能測出污染結果。
談及「行駛車輛廢氣追蹤測試系統」何時投入使用,寧治表示,經過兩個月的研發,已於一月份完成先導測試,成功檢測四百輛不同類型的汽車,更笑言研究中「司機最辛苦」。他透露無意將項目交由企業生產,而會與環保署合作。「我們一月份已經與環保署接洽,他們也會關注這個項目」。他坦言,研究的目的就是「讓香港的空氣更好一點」。城大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陳仲良補充,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亟待解決,研究人員應着力「研發創新科技,探明路邊空氣污染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