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在今年二月至三月期間,分別在黃大仙、荃灣、深水埗、西環及鴨脷洲等五個地區的兩間大型超市集團惠康及百佳,抽選八種市民經常購買的日常食品,包括維達衛生紙、金象茉莉香米、八罐裝可樂、梅林牌午餐肉、淘大金標生抽及維他檸檬茶等貨品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兩大連鎖超市在八種貨品之中,有七種在某時間上的價格是一樣。以八罐裝可樂為例,調查期間有四天時間,兩間超市都是售二十元八角,而有兩天大家都是抬價至二十四元九角。而逢星期五兩大超市刊登廣告,表示以優惠價出售貨品。但調查發現周五亦並非是「抵買」的一天,再以可樂為例,周五的售價是二十三元九角,但其實之前的周三及周四售價都是二十元八角。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質疑兩大超市涉嫌合謀定價,減少小商戶生存空間,令小商戶無立足之地。他提出三點建議,希望超市要顧及社會責任,既然以較低來貨價取貨,就應該合理降低商品售價。他又建議政府盡快制定公平競爭法,杜絕壟斷。此外,又要求消委會介入及加強監察,向消費者公布結果。
對於被指合謀定價,百佳和惠康都予以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