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大與賽馬會合辦的Gaia啟動禮暨中國環境保護四十年學術論壇大會,昨日在中文大學舉行。國家環保局原局長曲格平,賽馬會董事范徐麗泰,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中大校長沈祖堯,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環球中國環境專家協會主席王金南等出席。
馬會捐助五千四百萬
地球保源行動獲馬會捐助港幣五千四百萬,為期五年,藉舉辦公眾教育活動,以及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等結成「減碳夥伴」,從而推動社區環境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工作。
由馬會全資捐助的氣候博物館坐落於中大康本國際學術園8樓,佔地800平方米,預計今年夏季完工,年底或免費向公眾展示。Gaia總監楊詩詩介紹,博物館採用先進的多媒體互動模式,向公眾介紹氣候變化的最新發展和研究,並且設置模擬冰屋及破冰船甲板,希望參觀者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全球氣候暖化對極端氣候區域生活的影響。場館將展出本港首個登上南極,並多次到訪南、北極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家及氣候變化專家李樂詩所收集的珍貴資料,如動植物、岩石標本和照片等,及公布中大在環保方面的科研成果。
楊詩詩透露,博物館或會展出極具研究價值的「冰芯」(ice core),「冰芯」可反映不同時代的病菌及生物構成,但由於保存成本及耗能高,是否展出還在討論之中。除了新建博物館,中大還將開展「生態行」,遊覽中大校園,認識生態及環保設施等。
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表示,Gaia行動的首二年,即從12年6月起至今年底將與本港10間非政府組織及30間中小學結為夥伴,由專業團隊對機構進行碳審計,並按個別需要制定減排方案,幫助機構減少碳排量。目前已有21間港九、新界的學校加入該計劃,包括天水圍潮陽百欣小學等7間小學和14間中學,並從去年11月底起接受碳審計,結果將於本月底或下月初告知各學校,在未來三年內通過翻新工程、行為改變等逐步完成減排。出席儀式的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社會對於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除了政府以外,公眾也要共同承擔對於環境保護的責任。今後也要加強在區域上與內地尤其是廣東省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