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獎學金於1998年設立,嘉許9間大專院校學業成績優異且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學生,至今已有343名學生受惠,其中108人為內地生。來自廣州的賈在小學4年級才開始學習英語,2008年內地高考後入讀教育學院英國語文教育學系。由於家境不算富裕,她在一年級時苦無機會參與各項海外交流活動。獲得賽馬會獎學金後,她先後到多倫多約克大學交流,到澳洲做環保義工為袋鼠建路,以及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世界公民計劃,與世界級領袖會面及學習。「做英文老師不單要英語好,亦要擴闊視野將所見所聞授予學生。」她去年畢業後獲男拔聘任,實現做英文老師的理想。
父患癌立志成護士
理工大學護理學系畢業生葉澤森於英國讀中學,中七時得悉父親患癌後決定回港入讀大學,並立志成為護士,希望關懷更多有需要的人。他透過「香港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 」統籌長者及學生參加「音樂健康同樂日」及「大學校園探訪計劃」,身體力行回饋社會。他現為伊利沙伯醫院護士。
城市大學創意媒體系畢業生李心悅現為著名導演陳果的見習編劇。她運用獎學金拍攝影片,其作品《忘語花》更於「鮮浪潮2012國際短片展」公開組獲選為最佳電影。
賽馬會獎學金得主必須成績優異,熱心社會事務,並獲其就讀的大學甄選推薦。得獎學生必須在就讀期間保持良好成績,才可持續領取獎學金。為配合三三四新學制,為期5年的第2階段香港賽馬會獎學金於2012/13學年展開,名額由原來9間大專院校各3名學生增至4名,並由原來資助3年學士課程擴大到4年,每名獎學金得主可獲約40萬元獎學金。為慶祝最近畢業的24名學生展開人生新一頁,馬會特別於今天為他們舉行畢業晚宴。